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20-06-18 10:30:29 |
新一轮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持续加码。6月17日,国常会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此外,《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部委正就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展开部署,筹划一揽子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大举措,围绕小微企业信贷加量投放,完善首贷、续贷业务以及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等多方面精准施策,持续推动更多资金“直达”实体,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记者了解到,后续更多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已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表。包括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防止资金“空转”套利、提升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等多项重磅政策将于年内落地。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的政策落实也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政策密集出台 加码小微金融服务
6月17日的国常会提出,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近期已相继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的系列政策举措,涵盖差异化监管、加大信贷投放、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等多方面内容。
在金融委6月6日发布的11条金融改革措施中,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被列为首位。“该办法以小微企业融资各环节为主线,充分考虑商业银行个体差异和小微金融业务实际,设置差别化评价指标,对商业银行落实尽职免责要求,给予小微企业贷款差别定价,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这一办法有助于激励银行提供差异化服务,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各相关部委也积极出台相应落实政策。央行联合多部门接连发布《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三份文件,强化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发改委等六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则透露,今年将持续推进对小微企业续贷业务的差异化监管,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续贷贷款风险分类纳入正常类。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从政策目的上来说,希望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都能够活下来,稳定就业,从而实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最终政策目标。
地方落实方案也在陆续跟进。6月16日,上海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李虎在相关会议上对商业银行贷款尽职免责制度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表示应逐步提高小微信贷从业人员免责比例,落实放宽不良容忍度的要求,从而激发基层开展小微信贷业务的积极性。而为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吉林省小微企业融资申报系统“吉企银通”近日正式上线,为银企供求信息线上对接搭建了有力渠道。
精准施策力促资金直达实体
业内人士表示,针对小微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少,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等痛点,为小微企业在资金总量和结构上提供支持,精准施策让资金“直达实体”是本轮金融支持政策的一大亮点。
两大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已经“出炉”。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通过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预计延期政策可覆盖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金约7万亿元。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则通过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支持,预计可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
在“加量”的同时,政策也在谋求小微融资持续“扩面”。“中小企业贷款难,首先在首贷难。要坚持首贷、续贷两手抓,将破解‘首贷难’问题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花大力气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品服务、考核激励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今年以来,北京、重庆、甘肃多地创设了企业首贷服务中心,重点攻克“零信贷”小微企业首贷难题,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近日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北京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续贷和新增首贷规模已分别超过400亿元和800亿元,新增首贷企业超过3.4万户。
政策红利下,金融加速输血实体的效果正在显现。最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结构有所改善,在增加的8459亿元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12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30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86亿元。温彬指出,本月贷款较去年多增的部分主要由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意味着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配套政策持续跟进
记者了解到,后续一揽子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已在酝酿中。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防止资金“空转”套利、提升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等多项重磅政策已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表。
明显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是今年金融政策重要发力点。据悉,人民银行等多部委6月底前将出台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精准性的相关政策。财政部、银保监会年内将持续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的相关政策也将于8月底前出台。
对于后续金融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帮扶,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认为,在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工具的使用上仍需加大力度,同时引导资金价格的下降,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负担。此外,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结合多种方式,应以贷款为牵引,为企业的持续生产提供长期的发展资金,并做好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补充机制,扩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从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为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推动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主流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加大合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防止对大型银行的激励政策措施“误伤”中小银行。
2022-01-12 16:37:56
2022-01-12 16:35:51
2022-01-12 16:33:46
2022-01-12 16:31:37
2022-01-12 16:23:37
2022-01-10 23:50:47
2022-01-10 23:50:44
2022-01-10 23:50:28
2022-01-10 23:49:46
2022-01-10 23:49:40
2022-01-10 23:49:36
2022-01-10 16:58:03
2022-01-10 16:55:04
2022-01-10 16:52:42
2022-01-10 16:50:33
2022-01-10 16:47:29
2022-01-10 16:36:07
2022-01-10 16:34:44
2022-01-10 16:34:37
2022-01-10 16:34:32
2022-01-10 16:34:26
2022-01-10 16:34:23
2022-01-10 16:12:37
2022-01-10 15:29:11
2022-01-10 15:17:57
2022-01-10 15:13:38
2022-01-10 15:09:07
2022-01-10 15:06:46
2022-01-10 15:00:54
2022-01-10 14:58:48
2022-01-10 14:44:41
2022-01-10 14:37:13
2022-01-10 12:04:30
2022-01-10 11:05:30
2022-01-10 11:03:01
2022-01-10 11:01:18
2022-01-10 10:46:24
2022-01-10 10:26:59
2022-01-10 10:22:55
2022-01-10 10:16:57
2022-01-10 10:08:05
2022-01-10 10:03:29
2022-01-10 10:02:08
2022-01-10 09:32:02
2022-01-10 08:59:32
2022-01-10 08:43:11
2022-01-10 08:32:05
2022-01-10 08:24:26
2022-01-10 08:17:51
2022-01-10 08:14:12
2022-01-09 17:10:02
2022-01-09 11:42:38
2022-01-08 14:14:03
2022-01-08 14:02:46
2022-01-07 22:27:18
2022-01-07 22:26:23
2022-01-07 22:25:41
2022-01-07 17:24:23
2022-01-07 16:39:41
2022-01-07 16:36:27
2022-01-07 16:30:57
2022-01-07 16:18:03
2022-01-07 16:08:57
2022-01-07 15:58:32
2022-01-07 15:58:20
2022-01-07 15:49:44
2022-01-07 15:31:33
2022-01-07 15:19:10
2022-01-07 15:09:59
2022-01-07 15:04:22
2022-01-07 15:04:18
2022-01-07 15:04:14
2022-01-07 15:04:10
2022-01-07 15:04:06
2022-01-07 15:04:02
2022-01-07 11:59:10
2022-01-07 10:56:03
2022-01-07 10:50:14
2022-01-07 10:41:11
2022-01-07 10:34:51
2022-01-07 10:27:42
2022-01-07 10:19:35
2022-01-07 10:15:46
2022-01-07 10:08:05
2022-01-07 10:04:02
2022-01-07 09:59:42
2022-01-07 09:46:39
2022-01-07 09:20:56
2022-01-07 09:15:25
2022-01-07 09:09:44
2022-01-07 08:43:15
2022-01-06 23:07:55
2022-01-06 23:07:48
2022-01-06 23:07:44
2022-01-06 23:07:22
2022-01-06 23:07:18
2022-01-06 17:07:00
2022-01-06 17:00:29
2022-01-06 16:55:06
2022-01-06 16:49:08
2022-01-06 16:46:42
2022-01-06 16:39:47
2022-01-06 16:35:47
2022-01-06 16:27:44
2022-01-06 16:05:49